阎立品找到了永葆嗓音青春的秘方

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阎立品觉得该到结束八年颠沛流离生活的时候了,便和母亲、弟弟一起,回到阔别已久的开封。

一直对吃“戏子饭”感到伤心的阎立品曾萌生退出梨园、回老家耕地教学的想法,幸被父亲阎彩云的盟弟“假妮”阻拦没有成行。那时,刚过八月十五的季头不久,虽然有大舞台的白经理等托人热情相邀,阎立品仍然坚持要等腊月初八换季时再出山搭班。

回到开封这段时间,阎立品得到自出道以来难得的清闲,但她“人闲艺不闲”,一边多看戏观摩,一边刻苦练声。

正是在这个阶段, 阎立品解决了大小嗓结合的技巧问题,找到了应用咽腔调控的技能。

阎立品回忆说:“我学戏是唱祥符调的,唱祥符调用的是二本嗓。实践中我体会到,仅仅用二本嗓其表现力已经不能适应剧目的日益增多和不同角色的复杂感情的需要了……因此,我回开封后趁没演出这段时间,更加刻苦地练。早起到包府坑边喊嗓子,回来请谢保其给我吊弦。这时我患气管炎,嗓子哑我也坚持练,终于使我的大嗓和二嗓结合起来,音域更宽阔了,音色更多彩了,这对我演《桃花庵》、《秦雪梅》等剧目,在唱腔处理上就能够任我上扬下抑、回转自如了。”经过刻苦训练,阎立品发声的音域拉宽了,结合她学到的发音、用气、唱字技巧,后经过多年的实践,成功掌握咽腔发音功能,使唱腔别有一种韵味,意味着她找到了永葆嗓音青春的秘方。

几乎和阎立品重返开封同时,开封沦陷时期外迁的军政机关和学校、医院等陆续归来,曾受日寇重创的开封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逐渐繁华起来,许多豫剧演员也纷纷回到开封。

阎立品在国民大舞台演出期间,著名演员赵秀英与许树云合作,在豫声剧院与阎立品唱起了“对台戏”。

赵秀英1917年出生,早年丧父,母亲给人做针线活,10岁的哥哥在永乐舞台当茶房。赵秀英领着弟弟拣煤核时,经常出入戏院,天长日久学会了不少唱词。

赵秀英比“豫剧皇后”陈素真还年长一岁,出道却比较晚,直到14岁那年,她的演唱才能才被出身义成班的祥符调名家朱庆喜发现,收为学徒。

赵秀英学戏异常艰苦,每天都是天不亮就到城墙上和护城河边喊嗓练声,在唱工上的进步日新月异。一年后,赵秀英随朱庆喜到兰考搭班,再拜管润田为师,与马金凤等同班学戏。两年后,朱庆喜又带着赵秀英到杞县、中牟等地搭班,在实践中提高技艺。到了1936年底,朱庆喜带着19岁的赵秀英返回开封,在豫声剧院搭班。

当时的豫声剧院因陈素真赴北京学戏,远没有往日的热闹。赵秀英到来后,在名演员张子林、刘朝福、王润枝、司凤英等的帮助下,学习司凤英甜美的唱腔技巧,学习王润枝柔情舒展的唱法,同时,认真揣摩陈素真表演的细腻华丽和“樊戏”剧目的优长,还大胆吸收了京剧的表演方法,终于在老祥符调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严肃凝重、绚丽多彩又富于生活气息的艺术风格。

到1940年前后,随着司凤英结婚离开舞台,赵秀英成了沦陷时期叱咤开封舞台的一流名角。1943年,赵秀英应商丘单凤舞台的邀请前去演出,与活跃在豫东的豫剧名家唐玉成、黄儒秀、陈素花等同台,在豫东和鲁西南一带闯下了响亮的名头。

这次重返豫声剧院演出,赵秀英当时在开封的名气,远比15岁就离开开封的阎立品要高,再加上有名家许树云配演,国民大舞台的白经理很为票房担心,就连担任多年掌班的徐文德,也为阎立品捏了一把汗。

要在省城开封唱响,戏是个关键。阎立品经过反复思考,决定排演她在界首时反复琢磨改编的《秦雪梅》。待上演后,一炮而红,新的戏词,新的表现方法,得到开封观众的认可,反响非常强烈,赞美声响成一片,开封观众为8年前的“小闺女”成长为别具韵味的大主演而格外兴奋,传下顺口溜说:“少吃一顿饭,少穿一件衣,也要看看‘小闺女’”。(来源 樊城《豫剧春秋》第二十四章)